蘋果酸脫氫酶(Malate Dehydrogenase,MDH,EC 1.1.1.37)是一類廣泛存在于生物界的脫氫酶,在動物組織、植物器官、微生物細胞及體外培養細胞中均有分布,是維持細胞代謝穩態的關鍵酶之一。其酶促反應具有明顯的亞細胞定位特異性:線粒體中的 MDH作為三羧酸循環(TCA 循環)的核心酶組分,催化蘋果酸氧化生成草酰乙酸,為 TCA 循環的持續進行提供關鍵中間產物;而胞漿中的 MDH則催化逆反應,即草酰乙酸還原生成蘋果酸,二者協同維持胞內蘋果酸與草酰乙酸的平衡。
草酰乙酸作為代謝網絡中的重要節點分子,不僅是 TCA 循環的關鍵中間物,還可通過轉氨基作用生成天冬氨酸,參與尿素循環、嘌呤合成及氨基酸代謝,同時也是糖異生途徑的起始底物之一。因此,MDH 的活性直接調控細胞內能量代謝(線粒體氧化磷酸化)、蘋果酸 - 天冬氨酸穿梭系統(胞漿與線粒體間 NADH 的轉運)、活性氧(ROS)清除(通過維持 NADPH/NADP + 平衡)及生物脅迫抗性(植物抗病、微生物抗逆)等多種生理過程,是評價細胞代謝狀態的重要指標酶。
根據酶促反應依賴的輔酶類型,MDH 可分為兩類:NAD - 依賴型 MDH(NAD-MDH) 和NADP - 依賴型 MDH(NADP-MDH) 。二者在分布上存在顯著差異:原核生物(如細菌)中通常僅含有 NAD-MDH,而在真核細胞中,NAD-MDH 主要分布于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基質中,NADP-MDH 則多存在于葉綠體(植物)、過氧化物酶體等細胞器中,本次實驗聚焦于 NAD-MDH 的活性測定。
測定原理
基于 NAD-MDH 催化的可逆反應特性,本次實驗采用還原方向反應進行活性測定,即利用 NAD-MDH 催化草酰乙酸(底物)在 NADH(還原型輔酶)的參與下還原生成蘋果酸,同時 NADH 被氧化為 NAD+(氧化型輔酶)。反應式如下:
草酰乙酸 + NADH + H? → 蘋果酸 + NAD?
由于 NADH 在紫外光區(340nm 波長)具有特異性光吸收(摩爾吸光系數 ε=6220 L?mol?1?cm?1),而 NAD + 在該波長下無明顯吸收,因此反應過程中 340nm 處光吸收值的下降速率與 NAD-MDH 的活性呈正相關。通過紫外分光光度計或酶標儀實時監測 340nm 處吸光度的變化,根據吸光度下降速率即可計算出樣品中 NAD-MDH 的活性。
三、需自備的儀器和用品
為確保實驗順利開展,需提前準備以下儀器設備及耗材,所有儀器需在實驗前進行校準,耗材需經無菌處理(如需測定無菌樣品)或清潔處理,避免雜質干擾酶促反應:
紫外分光光度計 / 酶標儀:需具備 340nm 波長檢測功能,支持連續監測(動力學模式),分光光度計需配套石英比色皿適配的比色池,酶標儀需支持 96 孔板(建議為紫外透明板,如石英材質或專用紫外 96 孔板)檢測,分辨率不低于 0.001 Abs。
臺式離心機:最大轉速不低于 12000×g,支持 4℃低溫離心(用于樣品勻漿后的沉淀去除,避免蛋白雜質干擾),需配備 1.5mL 或 2mL 離心管適配轉子。
恒溫水浴鍋:溫度控制精度 ±0.5℃,可穩定維持反應溫度(通常為 30℃或 37℃,具體根據物種最適溫度調整),需提前預熱至設定溫度。
2. 樣品處理與加樣工具
可調式移液器:量程覆蓋 10μL~1000μL(建議配備 10μL、100μL、1000μL 三種規格),需配套相應規格的無菌吸頭(低吸附吸頭優先,減少酶蛋白吸附損失),使用前需校準移液精度。
微量石英比色皿 / 96 孔板:若使用分光光度計,需準備光程為 1cm 的微量石英比色皿(容積約 500μL~1mL),石英材質可避免紫外光吸收干擾;若使用酶標儀,需選擇紫外透明 96 孔板(不可使用普通塑料板,其會吸收 340nm 紫外光),建議為平底設計以保證檢測一致性。
蒸餾水:需為超純水(電阻率≥18.2 MΩ?cm),用于配制緩沖液、稀釋樣品及清洗儀器,避免離子或有機物污染影響酶活性。
其他輔助耗材(根據樣品類型準備):如組織勻漿器(用于動物 / 植物組織樣品破碎)、無菌離心管(1.5mL/2mL)、移液器吸頭盒、一次性手套、無塵紙等。